当前位置: 主页 > 资讯

庆元香菇:创新构建文化承载体系 打造地理标志保护高地

2025-07-24 来源:网络 浏览数:667

在浙西南群山环抱的庆元县,菇香缭绕的文化传奇已经书写了800余年。随着庆元香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筹建工作进入后期,庆元县持续推进香菇产业标准体系建设、地理标志管理机制完善等,在“硬实力”提升方面成果斐然,同时还重视挖掘培育庆元香菇文化内涵,通过保护和活态传承,不断在提升庆元香菇产业软实力上狠下功夫,创新构建“‘一馆’‘一课’‘一戏’‘一技’”庆元香菇文化承载体系,让香菇文化渗透到产业发展的每一处脉络。

一馆筑基

走进位于县城生态公园内的庆元香菇博物馆,仿佛踏入了一部鲜活的香菇文化史书。这座全国最早创建的香菇专题博物馆,总建筑面积达2380平方米,设立香菇之源、香菇之路、香菇之韵、香菇之问、香菇之歌五个单元,不但珍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,而且还通过全息投影、VR等技术手段复原逼真的菇山生产场景,让游客沉浸式体验菇寮生活,并能全方位、多角度领略香菇文化的源远流长。在这里,生动呈现了800多年前庆元菇民首创的人工栽培香菇技艺,演绎了香菇产业在岁月长河中不断演进的历程。

图为庆元香菇博物馆外景

据统计,庆元香菇博物馆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,成为展示庆元形象、传播香菇文化的重要窗口,让每一位到访者深刻理解庆元香菇独特的文化价值,为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筑牢文化根基。

一课塑魂

清晨的庆元县城东小学操场上,千名学生正在齐练“菇山拳花”,抱拳行礼、秤锤落地、山羊翘角、水牛跑角……孩子们的动作惟妙惟肖,整齐标准。这套改编自“香菇功夫”的课间操,融合传统武术招式和庆元菇农持斧砍花、挑担行走的动作,成为校园里的独特风景线。近些年,该校在菇民防身术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吴辉锦的指导下,还创作了香菇功夫七步拳花、菇山拳花、扁担功等适合小学生练习的套路,并融入篮球运球技艺、跳绳身段控制等现代体育元素,使得“香菇功夫”经历了从深山防身术到文化IP的华丽转身。

庆元县城东小学将香菇功夫定位为学校特色发展性项目,图为该校学生展演“香菇功夫”

截至目前,该校开设的“香菇功夫”校本课程,已推广至15所学校,惠及学生2万余人。香菇功夫这“一课”不仅在校园里塑造了孩子们的精神风貌,而且还通过送教、网络教学等方式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,让香菇文化深深植根于年轻一代的心中,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了解庆元香菇地理标志产品。

传韵

与“香菇功夫”校本课程开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,是庆元县对菇民戏的创新性传承。作为独具地方特色的戏曲,菇民戏的唱词和曲调融入了大量与庆元香菇种植、菇民生活相关的元素,蕴含着庆元香菇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韵味。近年来,庆元县实验小学通过开设地方精品课程《活态菇民戏》,并邀请庆元菇民戏非遗传承人杨香珍到校指导演练,帮助孩子们系统学习戏曲基础知识和唱腔、身段要领。这群“菇戏娃儿”在良师的带领下,深切感受着戏曲的独特魅力,了解了历代菇民辛勤劳作、闯荡四方的故事,逐渐成为菇民戏传承的新生力量。

图为庆元县实验小学学生正在表演菇民戏《拾玉镯》

自去年起,庆元县启动了文化特派员活动,菇民戏在资源发掘、教学传承以及曲目展演等方面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菇民戏源自庆元香菇文化的萌发与兴盛,同时也是庆元香菇产业800多年发展历程的见证。在庆元香菇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筹建的过程中,它依旧为文化传播贡献着力量,书写着新时代的独特注脚。

赋能

庆元香菇栽培技术的演化,从剁花法、段木栽培法到代料法,再到如今的菌种培育、培养基配制、环境调控等现代化技术,每一次创新都凝聚着菇农们的集体智慧。可以说,庆元香菇文化以养菇技能为核心,这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,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。近年来,庆元通过举办“‘菇乡工匠’技能大赛”等活动,为菇农们搭建交流展示平台。在擂台赛上,菇农们比拼剁花技艺、菌棒制作、香菇管理等各项技能,既传承古老文化,又交流创新经验。

图为“庆元香菇师傅”技能大赛现场

同时,庆元以“政府买单”“订单培训”的方式,每年开展20余次专业技能培训,截至目前已培育1万多名“庆元香菇师傅”,其中获颁证书的有700余名。这些香菇师傅活跃在全国各地,传播庆元的养菇技术和香菇文化,为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。值得一提的是,为保障香菇师傅们的切身利益,庆元县与河北、陕西等多地实现了“异地互认”,通过签订人才互认合作框架协议,推动两地“菇(菌)乡师傅”人才享受当地同等条件下产业、人才政策等倾斜,实现资源共享、信息互通、人才有效流动。

“庆元香菇”文化传承形式多样,同时人才队伍来源多元,梯队优势显著。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,庆元县职业高中开设的食用菌培训课程体系以地方产业需求为导向,融合技术实训、文化传承以及现代教育理念,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和竞争优势。该校与李玉院士专家工作站、浙江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展开合作。除校内必备的实训基地外,校外基地还包括全国最大的香菇市场、浙江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,实现了行业经验向教学资源的有效转化,确保课程内容与产业技术同步更新。

图为庆元县职高的学生在菇棚里上实践课

庆元县通过对文化、人才等软实力的体系化挖掘与建设,让庆元香菇文化成为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。在庆元香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的关键时期,这些文化特色项目与产业发展紧密融合,从文化传承、品牌塑造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发力,助力庆元香菇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,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理标志产业典范。(吴善国 丁洁琼)


关键词:

分享到:
上一篇:万棵椰苗扎根文昌 春光食品启动“椰林守护计划”打造可持续公益样本
下一篇:暂无

版权与免责声明:
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,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!
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kuaixiaopin.org/html/zixun/3421.html

微信“扫一扫”
即可分享此文章

  • 扫码访问手机版

  • 了解更多

COPYRIGHT © 2014-2022 WWW.KUAIXIAOPIN.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快消品牌网 - 品牌传播快人一步